院线电影走弱的今天,我们为何还需要影院?
发布日期:2024-11-02 点击次数:7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墨一纪,作者:墨一,原文标题:《对影院观影环境及近年院线电影的思考》,题图来自:AI生成
之前的我一直觉得看电影无论在哪里看都可以,只要【看到】就可以。
但自从我在2022年真正从看电影到了解电影、自己制作视频后,我发现我是错的。想要真正地感受一部电影,电影院是必不可少的。
电影院是电影的生命延续和唯一的空间载体。
为什么看电影时必须要关灯?
因为关灯后周围变成了一片漆黑,而只有黑暗的环境下,一切光源都集中在屏幕之上,人的注意力不会被影响,思想会以屏幕为中心向四周发散。
屏幕上的每一帧、每一秒、每一分钟都变成了我们在现实中的梦境。
这个由特殊环境构造的现实梦境空间,是我们观影时最重要的前提。
这个环境得以让我们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烦恼:工作好难,家庭好累,恋爱好麻烦,生活好苦,学习好累……这些都可以在这个环境中暂时忘掉,我们只需要全身放松,将一切交给那间大屏幕和放映设备。
梦,在此刻有了延续。
想到这里,我逐渐理解很多影评人和资深影迷对于屏摄、拍照、看手机、聊天的厌恶。
因为这个黑暗的环境虽然很大,但它也很脆弱。
一点声音、一点光亮都会让这片黑暗所营造的神秘感、氛围感、梦境感荡然无存。人们只需要拿起手机,点一下、亮个屏,这个黑暗环境就会瞬间渗透进现实的侵蚀。
但作为普通观众,我们又非常无奈。
我个人其实非常希望将禁止影院屏摄、拍照、大声聊天纳入法律,因为这些因素会极大程度破坏观看一部电影的完整性和神圣性,但这显然不可能。
但反过来,我似乎又能理解那些影视工作者。从近几年的院线电影上就能看出来,这几年电影市场很不稳定,院线电影更是焦虑。
看看去年的院线电影风格吧:《孤注一掷》《消失的她》《鹦鹉杀》《第八个嫌疑人》《学爸》《热搜》……这些电影本质上都是为了博眼球和赚流量,虽然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更多是形大于神,对于真正的问题全都浅尝辄止,忽略而过。
既无法有效指向社会真正痛点,也无法通过构建有血有肉的人物完善剧情,只能通过各种猎奇和屎尿屁梗推动剧情,最终导致剧情全崩。
电影如此,影院又能如何呢?人们花钱进电影院已经是很不容易了,那些拍照的、拍视频的,影院又能怎样呢?
去年我住在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楼下就有一家新开的影院,因为太过偏远,所以基本没什么人。我每次去看基本都是包场,感觉无比舒适。因为离得近,走路五分钟就到,一有我感兴趣的电影就去看。
我无比享受电影开始前关灯的那一瞬间,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独属于我的梦,tp钱包官网这间影厅里的一切设备都是为了我而服务:屏幕、座椅、放映机、音响、空调……都为了我的这一个梦而建造。
那一刻,看电影变成了一种朝圣,一种古老而神圣的仪式。
其实我们最需要的,不是电影分级,不是一味责怪审查制度,有些事情暂时没法改变,只能随机而动;
我们最需要的,是重塑电影环境,提升观众的观影审美,少一些空洞,多一些思考。
大环境如此,谁都不容易。但是对观众来说,观影时的那片黑暗应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需要的是沉浸式、带着创作者强烈自我表达和思考的内容,而不是段子、网络梗,随便拿一个社会议题进行包装,最后结尾又是包饺子大团圆。
国内从80年代到00年代,在我看来是国内电影市场最开放、自由、潮流的20年。电影市场创作非常多元。今年看的《来的都是客》《疯狂的小镇》《顽主》《有话好好说》《洗澡》都是这个时期拍的,有讽刺、有内容、有深度、有地域特色、有人物厚度和思考。
可是现在基本销声匿迹,这固然有场外因素在,可我觉得,仍然有些许可能性,是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可以做出思考和升华的内容。
《抓娃娃》所涉及的教育问题,《逆行人生》所涉及的中年男性失业送外卖,都是这个社会当下每个人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的东西。可是人物、剧情、最终指向的社会问题根源,最后都泄了,好像看似打造了一把无比尖利的刀,最后一碰就碎。
马继业的情绪该是愤怒的、压抑的,可最后仿佛接受了自己是富二代,那些之前铺垫的愤怒情绪都被沈腾一句回不回来吃饭消掉了,人物瞬间没了灵魂;
徐峥将根本矛盾转移到“单王”个人上,又通过路路通(可能)完成了二次跃迁,人物的苦难、真正送外卖的艰辛就这样被鸡汤稀释了。
我非常期待这样的社会议题电影多一些,但我非常不希望这样去处理这些鲜活的、复杂的人,去这样将某一个人定死,将真正的问题柔化。这才是对电影最大的伤害,也是对观众的最大误导。
当然,庆幸我们还有《宇宙探索编辑部》,也有《奥本海默》这样的电影引进。
所以,未来我依然会去电影院做一个梦,但我希望这样的梦能再纯粹一些。
或许那一天,大家才能少些戾气、多些讨论。
为了电影,为了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墨一纪,作者:墨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