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横琴“工业上楼”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4-11-16 点击次数:52
如何透视“工业上岛”后,横琴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澳门品牌工业何以在横琴焕发新生?
10月18日,琴澳创新产业园(一期)举行奠基仪式。这是横琴岛上唯一的纯工业产业园,助力产业成果落地转化。未来,这里将为横琴新增约40万平方米高品质生产制造空间,触发企业集群效应,助力“四新”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琴澳创新产业园(一期)奠基。
按照《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合作区将聚焦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推动澳门品牌工业聚集发展,为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以及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等提供强力支撑。而即将开建的琴澳创新产业园正是重要载体。
据了解,琴澳创新产业园位于合作区琴海西路东侧、胜洲二路南侧、厚朴道西侧、胜洲一路北侧,占地面积约11.6万平方米,将设有生产用房、员工宿舍及会议中心等配套服务,可满足园区内超5500人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亮点一:工业上岛
面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的发展定位,“工业上岛”将为区域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相伴工业项目的进驻,曾经横琴以工业上游设计、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局面将得以改写,横琴产业链向下游生产延伸,补齐产业版图。
琴澳创新产业园坐落于横琴岛西北部,基于合作区成立以来首个工业用地进行建设,紧邻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横琴科学城、汤臣倍健园区等多个科研重点项目,将有效整合周边科研资源,激活周边地块的发展速度。
琴澳创新产业园规划图。
根据项目规划,琴澳创新产业园将建设集保健品、食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未来将为合作区新增约40万平方米高品质生产制造空间,主要服务重大产业招商项目落地,促进澳门品牌工业发展壮大。
园区设计考虑到企业多元复杂的生产需求,园区各楼首层层高为8米,二、三层高7米,标准层为6米,建筑高7-11层。载荷首层荷载为1.5吨/平方米,其他各层为1.15吨/平方米,单层建筑面积2034-3900平方米,满足大部分生物医药、药械企业的生产需求。
亮点二:品牌焕新
该产业园将引⼊部分港澳项目,在港澳工业用地极为紧张、承载力有限的大背景下,有望以横琴空间延续港澳地区品牌工业的生命,助力升级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澳门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横琴如何打造澳门“产业腹地”?按照规划,琴澳创新产业园将吸引澳门品牌工业、中医药、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的企业落户,充分用好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的标识,助力企业开展日后产品的推广。
值得关注的是,tp钱包下载琴澳创新产业园投产后五年内,将引入符合条件的澳资企业不少于15家,园区入驻率不低于80%,进一步推动琴澳两地产业的融合与协同发展,促进跨境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提升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竞争力。
亮点三:产城融合
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条的高效联动,琴澳创新产业园将充分发挥空间优势陆续布局打造生产制造平台,完善片区从研发到生产的产业链生态,破解企业成果转化和企业引育的难题,实现合作区“医、教、研、产”的产业生态圈搭建,从而支撑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琴澳创新产业园规划图。
如何用好横琴独特的资源禀赋?
横琴与澳门融合发展,具有联通国际、连接内地的优势,同时,有不同的政策赋能发展,包括分线管理,例如合作区内企业生产的含进口料件在合作区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货物,经“二线”通道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等政策已经落地。
在琴澳创新产业园,合作区以 “工业上楼”方式建设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的厂房载体,打造“分线管理”“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等制度优势和“澳门注册+横琴生产”品牌效应的最佳应用场景,助力合作区靠前布局战略性新赛道。
在租金方面,产业园推出了极具竞争力的优惠政策,前三年租金不超过25元/平方米,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产业落地将带动人才集聚,随着工业项目的引入,越来越多人才将涌入横琴扎根发展。以琴澳创新产业园为重要落点,粤港澳大湾区竞争力的聚才引智生态圈逐渐成形。
亮点四:匠心独制
从规划设计端入手,琴澳创新产业园的层高及荷载均考虑医药食品产业生产要求、《珠海市工业厂房建设标准指引》有关规定,满足中药制剂、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及食品生产的功能特点和生产要求。
同时,产业园配建厂房、集中能源、污水处理站、动物房等,采用灵活的模块组合策略,尽可能保障产品的弹性化,进一步适应不同企业的入驻需求。
此外,琴澳创新产业园将建设成为低碳智慧园区,把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融入园区建设,并为琴澳中医药产业走向国际奠定建设基础。
依托一座园区,激活琴澳产业链条。横琴将进⼊工业为基、发展实业的全新阶段。
工业新生,产业未来。琴澳创新产业园的发展,值得拭目以待!
撰文:黄天儒
摄影:关铭荣
统筹:梁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