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双十一”提示,平台商家请自查
发布日期:2024-11-16 点击次数:149
近日,各大电商平台已陆续拉开“双十一”网购促销的帷幕,包括江苏、山西、贵州、浙江宁波在内的多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或者消保委纷纷发布“双十一”促销合规提示及消费提醒。江苏省消保委表示,结合既往投诉案例和舆情,虚假折扣、先涨后降、擅改规则等情况大促期间经常出现,同时还提醒,要警惕一些不良商家在大促期间冒充品牌企业出售假冒伪劣产品,销售旺季一过就闭店走人。
“双十一”期间发布消费提醒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操作,这种操作呼应了消费者的诉求,即如今的“双十一”不单纯是一个消费狂欢节,还充满各种消费陷阱,需要仔细甄别,理性消费。
几乎就在各地发出消费提醒的同时,有媒体报道不少消费者投诉质疑称,有电商平台“双十一”预售产品比直接购买更贵、预售结束后立刻降价,“尾款人”变“韭菜人”。还有不少用户反映称,虽然预售产品有价保,但在申请价保退差价时被商家拒绝。针对这样的质疑,平台客服并未正面回答,仅表示“平台在此向您表达真诚的歉意,一定会尽量完善各种功能”。
每年的“双十一”很多消费者都有既兴奋又担心的心态,究其原因就在于“双十一”不像刚问世时那样单纯。商家套路多了,导致“双十一”所受到的社会评价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全年消费狂欢,到如今越来越多消费者变得谨慎,人们对于“双十一”的态度显得较为复杂。
好的一面是,很多人都认为在“双十一”期间购物能享受到一定的优惠,而纠结的一面则在于,消费者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计算、识别平台的规则。比如要经常跟踪产品价格,防止商家先提价再降价;在产品质量方面,也有很多消费者担心商家提供的是“双十一”特供款——尽管产品有优惠,但质量有明显的缺陷,最后还是不划算。
还有一种更普遍的反馈是,电商平台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往往设置一套复杂的体系,其目的就是,既提供一定的实惠,同时又抬高门槛,tp钱包下载消磨消费者的耐心。最典型的就是满减活动,如果不细心,消费者往往很难真正得到实惠。
如此种种,都让消费者对“双十一”产生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很多消费者在多次吃亏后变得理性。而为了扭转这种心理,近年来,一些电商平台都试图改善消费者预期,希望通过切实的优惠吸引消费者。很多口号非常吸引人,至于成色如何,是不是真的让消费者受惠,则是一个未知数。
“双十一”本应该是一次双向奔赴,商家通过适度让利,以价换量,薄利多销,而消费者得到一定的优惠,消费意愿提升。类似“双十一”这样的消费节在国外很多电商平台都已经非常成熟,因为规则清晰,所以其间的消费数据向来稳定。反观国内很多电商平台似乎还在探索中,从早期相对简单暴力的让利,到如今套路越来越多,商家试图在巨大的消费流量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现在,这样的小心思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
消费者是理性的,一旦发现风险,看到了套路,消费时就不会草率行事,而商家有诚意,能够看到明确的实惠,那么就会积极填满购物车。所以,电商平台要做好“双十一”,改善消费者评价,其实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问题仅在于,是愿意把“双十一”做成一个长远的大生意,还是注重短期收益,将其作为赚快钱甚至割韭菜的工具。
各地监管部门发布消费提醒,可谓是有的放矢。面对这样的提醒,不仅消费者要小心,防止掉进消费陷阱,电商平台和商家也应该对照自查。
- 上一篇:酒店订单“订后即焚”,舆论热议为哪般
- 下一篇:“去公园领证”,内核没变但仪式感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