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tp钱包下载 > TokenPocket官网 >

新“基”遇|工银瑞信蒋华安:年轻人早为养老投资 把握时间价值

发布日期:2024-10-29 点击次数:167

新“基”遇|工银瑞信蒋华安:年轻人早为养老投资 把握时间价值

今年是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年,伴随着经济复苏的基本面,兔年春节后股市、债市均迎来开门红,基民“搞钱”的心已跃跃欲试,但经历了过去两年的股市调整及去年底债市的大幅震荡,该投什么基金?是否还要择时?什么时候是买入最佳时点?一些热门赛道能不能加码?哪些值得长期持有?针对投资者的需求,贝壳财经开年继续推进《新“基”遇·对话基金经理》的系列报道,持续为大家带来基金经理的最新研判和思考。

工银瑞信现任FOF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蒋华安。受访者供图

精彩观点

1、大家在经历3~5年的市场教育后,会发现短期越保守,长期越吃亏,这在养老投资中已被反复验证。

2、养老FOF基金中的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比较适合投资经验较少的投资者,要在全市场1万多只基金中寻找最好的基金难度很大,但买一只可以赚取略超平均收益的基金概率就高很多,再加上决策风险更低,适配度更高。

3、可以将养老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打通,让更多人享受养老投资的税收优惠,激励更多人参与到养老投资中。

自2022年11月份个人养老金制度开闸后,个人养老投资迎来新时代。

首批129只个人养老基金上线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关注,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公募基金Y份额的总规模达20亿元,但如何挑选个人养老基金,年轻人是否应该尽早规划?

针对这些问题,近期,贝壳财经记者专访了工银瑞信现任FOF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蒋华安,其目前管理工银养老2035三年Y、工银养老2040三年Y等总计四只个人养老基金,成立以来业绩及规模排名行业前列。

蒋华安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养老FOF基金的最大特点是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风险更小,下限更高,这样的基金投资更具长期可持续性,与客户的养老投资需求的匹配度更高。他建议年轻人工作后有一些闲钱就可以为养老做投资,哪怕数额比较小,但早投可早享受投资的时间价值,把握复利效应。

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比较适合投资经验较少的投资者

贝壳财经: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达1954万人,缴费人数达613万人,总缴费金额为142亿元,而根据Wind,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Y份额的总规模在20亿元左右,在总缴费金额中占比约14%,如何看待这组数据?是否符合你的预期?

蒋华安:个人养老基金从整个大资管视角来看,公募基金占比并不高,大多数人更愿意持有存款或银行理财,对波动类的资产不熟悉,从这个角度看,愿意配置个人养老基金的人本就不多。一般来说,有过基金投资经验的投资者,更愿意配置个人养老基金。

同时,去年底个人养老金开闸时,整个资本市场偏熊市状态,而养老基金是波动性资产,大家可能对市场下跌有所畏惧,在养老投资中更偏向稳健保本,所以,这个数据符合我的预期。

但从国外经验来看,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的比例非常高,以美国的IRA养老计划(个人退休账户计划)为例,约14万亿美元的规模中,公募基金占比就高达45%,当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国内来说,大家在经历3~5年的市场教育后,会发现短期越保守,长期越吃亏,这在养老投资中已被反复验证。长期来说,不承担风险是最大的风险,一是无法实现资金长期保值增值目标,二是没有发挥“长期性”这一养老金投资最大的优势。未来,如果个人养老基金呈现出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比较明显的赚钱效应,在定投机制的帮助下,或许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局。

贝壳财经:养老FOF基金是首批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体系的产品,这类产品如何契合大家的养老需求?未来,若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被纳入,投资者应该如何挑选呢?

蒋华安:养老FOF基金分为两类,契合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一类是养老目标日期基金,这是一键式的投资解决方案,只需要知道退休年龄,基金就能随着投资者不同年龄所对应的风险偏好变化进行同步调整,这也是国外默认的投资选项;另一类是目标风险型基金,适合十分清楚自身风险偏好,且有时间、有精力、经验丰富的投资者。

与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等其他类型相比,养老FOF基金是基金的组合,相对于单只基金组合而言风险更为分散,稳定性自然也更强。养老FOF基金还是去风格化的,不会只投资单一风格、单一行业或赛道。同时,养老FOF基金的风险收益定位更清晰,因为FOF基金的仓位定位限制更严格,且风险收益是组合的平均值,集中度会更高一些。

换言之,养老FOF基金的最大特点是投资者的决策风险更小,下限更高,不像股票基金,存在基金业绩的天差地别且周期性反转特征明显,客户往往追涨杀跌,最终获得感不高。而选择养老FOF基金,收益差别不会那么大,加上去风格化的定位,这样养老FOF基金更具有长期可持续性,长期获得感更强,与客户的养老投资需求的匹配度更高。

正是得益于这样的特性,养老FOF基金中的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比较适合投资经验较少的投资者,要在全市场1万多只基金中寻找最好的基金难度很大,但买一只可以赚取略超平均收益的基金概率就高很多,再加上决策风险更低,适配度更高。如果投资者对自身的认知很明确,可以承担更高的风险,也可以选择养老目标风险基金。

总的来说,养老FOF更适合作为核心底仓配置,下限更高,更具有可持续性。

贝壳财经:与其他类型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相比,比如个人养老保险,可以年金化领取,tp钱包官网下载覆盖长寿风险,且一些产品有保底收益等,这可能是个人养老基金所不具备的优势,那么,在个人养老金市场竞争中,你认为基金的优势有哪些?

蒋华安:保险遵循大数法则,在一个集体中,有的人长寿,有的人可能没那么长寿,那么,长寿的人就会占便宜,如果大家都比较长寿,最终收益率水平势必会降低。目前来看,保险产品的费用高,损耗也高,同时,保险公司运营偏保守,这些因素都导致商业养老保险长期保障水平偏低。

与保险的群体保障不同,个人养老基金更强调通过资金保值增值来覆盖个人的长寿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承担一定的风险,长期来看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个人对风险收益有决策权,可以动态调整,比如,年轻时风险承受能力更强就可以投资一些高风险的产品,临近退休时更稳健则可投资一些低风险产品,更为灵活和个性化。

举个例子,客户刚开始都是投1元,经过十几年时间后,投保险的变成了2元,投基金的可能变成了3元或4元,一个人的寿命不会因为投基金或投保险受到影响,假设领取时间都是20年,显然,投基金的人会领得更多。此外,活得越久,年纪越大,越需要更多的钱去保障生活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说,基金在投资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

当然,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特点,一类产品不可能拥有所有的优势,这是不现实的,需要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资产配置。

养老投资是长期复利的过程,核心竞争力是长期可持续

贝壳财经:当前,养老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兵家必争之地,在你看来,什么才是养老投资中最为关键的优势?如何打造和强化这种优势?

蒋华安:我认为养老投资的核心竞争力是长期可持续性,短期对于养老投资来说影响并不大,长期不可持续最终也没什么意义。养老投资是长期复利的过程,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稳定性就非常重要,如果公司股东、管理层、投资团队老变动,养老投资的可持续性也很弱。

其次,养老投资的核心竞争力还包括长期投资框架和投资定位的稳定性,相对成熟、稳定的投资框架,可能在短期内不会特别突出,但长期来看是可持续的,一个养老组合在投资框架稳定的基础上能够获得长期战略性收益,还可以根据市场适当调整获取阿尔法收益,确保投资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毕竟要想一直都跑得很好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持续的。

总的来说,养老投资中很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复利下的长期收益率水平及其确定性,这需要有一个长期战略性定位,且风险收益特征与定位相匹配。

目前,工银瑞信已布局6只养老目标日期基金,3只养老目标风险基金。打造全市场竞争力,首先,产品定位要清晰、产品布局要完整,契合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低风险资产以保值为主要目标,高风险资产以追求增值为主要目标;其次,产品去风格化,拒绝赌单一赛道、单一风格,力求长期可持续性;第三,投资框架以战略配置为主,战术配置为辅,再平衡有纪律,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能动性与纪律性相结合。

贝壳财经:目前我国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延迟退休已经是大概率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应该提前还是延后进行养老储备?

蒋华安:养老投资有两个核心参数——长期年化收益率水平和投资年限,投资的时间越长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承担更高风险,且复利效应更好,所以,建议年轻人工作后有一些闲钱时,就可以为养老做投资,哪怕金额较小,但早投可以早享受投资的时间价值,把握复利效应。

将养老第二第三支柱打通将激励更多人参与养老投资

贝壳财经: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基金产品又应该进行哪些创新,更契合个人的养老需求?

蒋华安:我认为,可以将养老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打通,让更多人享受养老投资的税收优惠,激励更多人参与到养老投资中。

产品创新方面,投资范围可以加入一些长期性资产比如REITs,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入长期绝对收益比较基准范围,也可以针对部分养老投资者发行估值频率更低的产品,这样可以减少投资者的短期焦虑,让投资者有更好的投资体验和获得感。

贝壳财经:资本市场后市走向你怎么看?当前时点是否是投资者持币入基的好时机?

蒋华安:我认为今年的市场至少是中性偏好的,这是大概率事件,机会大于风险,风险主要源于外部,内部风险相对偏小,内部政策发力影响的是市场节奏和风格轮动。那么,究竟会不会出现比较好的牛市,可能还需要内部政策与外部环境的配合,但目前还无法看清国内政策的发力程度和外围环境的拖累程度。

不过无论如何,对于投资者来说,定投都是比较好的投资方式,特别是市场处于底部区域时,更应该加大定投的力度,长期来看都会获得不错的收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